继国资委勒令大部分央企退出房地产盛宴后,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再度出手,宣布暂停热点地区高价土地的交易,在土地竞买条例中,将增加配建保障性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要求,今后北京土地拍卖将不再只是价高者得。 民意再度占了上风,然而却让人生出图一时之快的忧虑。“封地”、“限价”不能说不严厉,不过效果如何,地方政府却不能打包票。以封地而言,可能使得这些区域的可供商品房短期内稀缺,造成海南式的哄抢,而2010年前3个月的情况也证明,封地也封住了房价下跌的空间。原因何在?商品房交易猛跌的情况反而因为房源稀缺出现了回暖,商品房房价可能继续上升。
非理性的房价上涨冲动靠封地是堵不住的,急刹车往往会起反作用,反而相当一部分公众认为“限价令”或许更加有效。报道称,北京将在土地竞买条例中,增加配建保障性住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等要求作为竞价条件,今后北京土地拍卖将不再是哪家开发商出价最高就能拿得到地。
但是历史表明,这也可能落入看上去很美的圈套。去年,当红的上海长丰地王就曾经遇见“两度出嫁”的尴尬。以30.58亿元土地挂牌起始价“待嫁”的长风6B、7C地块挂牌过程中,虽然有57家房地产公司竞拍,但是申请竞买的人数却最终为零。由于拍下该地块后还要承担配建5%保障性住房任务,这个附加的“嫁妆”让不少房产商望而止步。最终配建保障性住房的计划被迫“流产”,不得不 “在其他地块中统筹平衡”。没有“包袱”的新地王二拍以70多亿成交。
盖了保障型住房就会拉低同地开发的商品房价,开发商弃拍逼宫,地方政府束手就擒。不过,公众也可臆测,某些地方官员因此反而躲在丛中笑,有了口舌:我也想给老百姓盖保障房,但是市场之手却让我行不通,只能爱莫能助。
因此,让开发商积极主动配建保障房稳定房价是不靠谱的,无异于与虎谋皮。而且,价高者不得,是不是特权者得,关系者得或者贿赂者得?最终干净的价高者得不到,肮脏的价低者得到了,这些隐性的成本还是要转嫁到购房者头上。地价不涨房价照涨。
只有给不法的开发商和官员亮红牌,措施才能奏效。只亮亮黄牌,没有真心的利益切割,赚了吆喝,老百姓还是赚不到实惠。 |